工程,项目,工程管理,项目管理,国际工程,项目经理,房地产,融资,可行性研究,总承包,信息化,代建制,招投标,设计管理,进度,成本,风险,质量,概预算,造价,合同管理,施工组织,监理,工程咨询,保险,劳务,FIDIC,索赔,BOT,PPP,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,关注工程的策划,建设与运营。 工程,项目,工程管理,项目管理,国际工程,项目经理,房地产,融资,可行性研究,总承包,信息化,代建制,招投标,设计管理,进度,成本,风险,质量,概预算,造价,合同管理,施工组织,监理,工程咨询,保险,劳务,FIDIC,索赔,BOT,PPP,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,关注工程的策划,建设与运营。
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的重点、难点、亮点浅析
作者:李东  文章来源:中国论文联盟  点击数  更新时间:2013/10/14 12:28:26  文章录入:web13741  责任编辑:web13741

出的是北方河流长期不来中常洪水,一旦特大洪水来时因河道的萎缩将造成更大的洪涝灾害,“大水出好河”是我们值得期待的。

  当然滩区治理方案要有完善如滩区安全建设方案、滩区淹没补偿政策和“驼峰”段和“二级悬河”等治理方案。

  在滩区内经济较发达的村镇或高滩老滩建立区域安全带(区)减少滩区漫滩的可能。利用滩区洼地临靠大堤的沟道进行人工放淤,标准化堤防的建设使黄河初步形成了“相对地下河”,滩区放淤将有可能部分河段出现的严重的“二级悬河”变为“一级悬河”。

  人工放淤也为“泥沙资源化”提供的可能,泥沙淤积使荒滩变良田,建筑材料等。

  4.6减沙目标的制定

 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造成的巨量泥沙入黄,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。搞好黄土高原特别是多沙粗沙区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,不仅是减少黄河泥沙的根本措施,而且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、促进地区经济 发展 具有重要作用。

 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一直是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,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流失防治,按照“防治结合,保护优先,强化治理”的思路,水土保持工作在工程布局上实行由分散治理向集中连片、规模治理转变;由平均安排向以多沙粗沙区治理为重点、以点带面、整体推进转变。

  加大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规律的研究,尽早建立水土流失产沙模型、减沙模型。鉴于产沙量 计算 的复杂性,黄委会按照偏于安全的原则提出减沙目标的范围:2020年减沙目标5.0~5.5亿吨,2030年减沙目标6.0~6.5亿吨,具体计算中取下限,即5.0和6.0亿吨。

上一页  [1] [2] [3] [4] [5] 

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